
美国著名思想家、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经在《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一书中写道:“未来(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缺乏读写能力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都对当代创业型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苛的要求。不管规模、结构、行业情况如何,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上至领导者,下至打工人,都需要具备卓越的学习能力。
说到学习,不少创业者可能会想,生活还不够艰难吗?工作还不够繁忙吗?哪里有时间学习?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问问题:您是否有时间思考如何让业绩增长10%?是否有兴趣了解如何规避损失?是否想要降低创业失败的概率?如果您的回答是肯定的,相信这篇文章会为您带来些许的启发和帮助。

普渡大学此前对美国十位平均创业经验超过19年的企业家展开了一项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成功企业家通常具备以下几种思维模式:
- 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并不具备保持创业持续成功所需的所有资质,可以用谦虚的心态去了解和学习自己陌生的领域;
- 能够应对业务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提升、优化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技能;
- 能够从错误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保证日后规避类似的错误;
- 能够快速反应应对危机并迅速成长;
- 能够意识到某一阶段的成功可能会导致创业者过度自信,对长久的发展造成阻碍,所以要“一日三省吾身”;
- 愿意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并对反馈意见作出回应;
- 能够意识到随着企业的发展此前建立的成功商业模式或是遵循的创业指导可能不再适用,因此要能够适时作出升级挑战,可以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舍弃眼下的利益。
从上述的几点不难看出,这些思维模式归根结底都需要创业者拥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要画个重点:创业者的学习不同于学校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在于把自己打造成“最强大脑”、“人型百科”,而是更偏向于提升——知识储备的提升、业务技能的提升,要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一个会学习的创业者不需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执行力。
创业者的学习闭环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涉猎、实操、内化、重建。

涉猎
虽然说创业者不需要把自己整成江湖百晓生,但是要所有学习和提升的第一步都还是要从摄取新信息开始。根据所处行业、发展阶段、自身和企业情况的不同,大家可以从对自己最重要、最迫切需要的知识技能学起。
不少创业者随时处于007的战备状态,每天不是在打怪就是在打怪的路上,学习进修也往往被一推再推,等到某一天蓦然回首,日历都已经翻过了大半。
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在开始之前先建立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以及有固定明确时间安排的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在相对不受干扰的某个时间段,例如早起一小时,在日常工作开始之前集中精力学习,或者在晚上夜深人静之后再潜心钻研。学习的频率和强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但是建议遵循一定的规律,无论是每天一小时,还是每周固定某几天集中预留出较长的时段,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或者一项工作内容,而不仅仅是工作之余的附加。
学习不一定要去学校
说到学习,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我是不是得报个网课?申请个MBA?在北美创业资源整理一文中我们就提到过,随着网络发展和信息公开,我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专门的教育机构。无论是寻找经验丰富的行业导师,与同行切磋交流,甚至是在工作中请教团队成员,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网络上各种的专业网站、网络研讨会、视频、博客、播客、专业书籍、包括乐一增长官在内的信息分享类公众号也都是非常好的咨询来源。

利用碎片化时间
如果您的工作实在过于繁忙,无法保证规定的学习时间,那么可以考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早起喝咖啡的时间、上班路上的时间、准备晚饭的时间等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被利用起来。碎片化学习的主题和领域也不妨综合涉猎。如果您是餐厅老板,除了每天关注餐饮行业的动态,还可以同时关注一些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信息。
间隔重复
美国专注于人脑发展基因以及精神病遗传学问题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家约翰·梅迪纳在《大脑规则》一书中写道:“当新的信息逐渐融入到记忆存储中,而不是在短时间内强制记忆的时候,学习才会发生最好的效果。”
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是一种利用心理学间隔效应,通过不断复习所学内容并逐步增加两次复习间的时间间隔来提升效率的学习技巧。以设定的时间间隔重复接触信息是在我们脑海中设定记忆的最佳方式。
假如为了与公司的南美客户接洽更顺利,您决定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最好的方式是每天预留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重复记忆,其效果远胜于一周一次,一次五小时的学习方式。
但完成了上述的步骤仅仅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部分,接下来的实操、内化、重建才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学会了某项知识技能的重要步骤。

美国教育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将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大类,其中听、读、看都属于被动学习,说、做才是主动学习。人脑对获取信息的留存率会随着时间推移和学习方式的不同而改变。以两周时间为例,人脑通过阅读获得的信息仅能保留10%,而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知识技能人脑则能够保留超过90%。

实操
创业者的学习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研究证明,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创业者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突发事件、重大挫折更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并且明确它们是否真正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内化
柏拉图曾经说过:“强迫之下进行的体育运动不会有害于身体;强迫之下汲取的知识,则很难真正留存。”涉猎、实操之后的下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通过交流、反思、留白将所学知识技能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
交流
除此之外,保持与团队成员的沟通探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教学,也都是强化学习、加强留存的过程。例如公司内可以组织每月一次的学习交流分享,不仅为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创造了机会,还能够督促主讲人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成果。
反思
成功的概率和失败的风险永远是共存的。优秀的创业者并不一定是战神,也不一定是学霸,但他们一定善于从过往经验中汲取教训,在未来规避类似错误。除了上述提到的通过实际应用进行学习,创业者通常善于反思过往经验并将其内化为知识储备。
留白
内化的过程还是一个“留白”的过程。不少人错误地以为学习要无时无刻地进行,花费时间越长、接收信息量越多越好。其实不然,我们的大脑不是24/7不停运转的机器,它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巩固信息。比如睡觉就是一个认知休息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2016年发布的一项针对外语学习者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课程之间安排睡眠休息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练习时间缩短一半,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留存所学信息。很多时候当我们在放空,或者做着完全不相关甚至略显无聊的事情时,比如洗澡、冥想时,会突然灵感乍现,是因为大脑会在我们已经获取的信息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重建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内化之后打破原有知识架构,结合自身行业及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转化,甚至是重建。
比如乔布斯在里德学院选修字体书法课程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印刷匠人或者字体设计师,但是他却将字体印刷的知识运用在了初代苹果电脑的系统设计中,使得苹果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优美设计字体的电脑品牌。
又比如,在商场卖口红和在融资会议上向投资人推销项目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把一个产品/服务/想法“贩售”给另一方,让对方心甘情愿掏钱,并且相信花钱投资是物超所值的。如果您的创业过程中有大量的融资需求,在学习金融知识的同时,不妨接触一些好的销售资讯,然后将销售方面的技巧转化运用在融资过程中。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人工智能驱动的各种软件工具可以轻易取代重复性的劳动、服务,信息获取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只有具备跨行业专业知识、拥有突出学习创新能力的多面思维者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继续发展壮大。如果您有关于学习提升方面的经验分享,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关注乐一增长官微信公众号,每周获取新鲜专业的北美创业、品牌营销资讯。

乐一原创文章。发布者:乐一增长官,转载请联系作者并请注明出处,违规情况乐一将进行法律申诉:https://www.playheads.ca/2021/01/20/entrepreneur-learning/